古人說:“花未發而草先萌,禾未綠而草先青。”意思是說,農民播種,總是草比禾苗先出芽。原因呢?因為草籽頭一年秋后就藏在土壤中了。我們耕種自己的心田,也是一樣,如果我們的心里先種下雜念,就不會率先長出良知的禾苗,更不會收獲有益的果實。
一個機構請我用最簡潔的話概括什么是擔當:“有我在。”無論對于家人、朋友、國家,都是這3個字。有我在,親人就背有大樹;有我在,朋友就有了巨大的支持與聲援;有我在,國家就有了銅墻鐵壁。
有人說,那些神秘莫測的、未知的、難以琢磨的就是命運。我從來不思考命運,也從不相信運氣,但我堅信不疑的是:如果你不能舍,就一定不會得;如果你貪得無厭,你就一定會得到懲罰;如果你不勤奮努力,成功就不會到來。
澳大利亞的悉尼大學主樓前的浮雕上,用拉丁文鐫刻著校訓:“繁星縱變,智慧永恒。”我想,悉尼大學的創建者,一定是想告訴他們的學生:即使是宇宙中的繁星,也是有變數的,但是智慧卻是永恒的。一個人一旦擁有了智慧,就會立于不敗之地。
常常想到沙。沙是最難收拾的東西,所謂一盤散沙。但是,沙一旦裝入袋子,立刻就能抵御刀槍炮火,就能阻擋洪水猛獸,成為堅不可摧的屏障;如果用水泥黏合起來,立刻就可以壘成高樓大廈和堅強堡壘。這就是約束的力量。即使一盤散沙,有了約束,就可以改天換地。人呢?當一個人懂得約束自己的時候,世界的大門就轟然洞開。
王陽明的臨終遺言“此心光明,亦復何言”廣為人知,成為他思想學說的生動寫照。但是,我更欣賞他的另一句話:“不貴于無過,而貴于能改過。”平庸無為的人不會犯錯誤,犯錯誤的人一定是勇于做事的人。犯錯誤了,找到了錯的根源,積極改過,就必定到達另一個高度了。
世界有兩個面,里面與外面。比如官場,里面勾心斗角,外面云淡風輕;比如商場,里面爾虞我詐,外面開誠布公;還有各種圈子,外面與里面,天壤之別。明白了這一點之后,就可以這樣去做,如果感覺自己在里面太累,就退出來,從里面到外面來。你會發現,你的世界突然間海闊天空。
宋·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卷十有句對話:“僧問:‘學人不據地時如何?’師云:‘汝向什么處安身立命?’”這安身立命,是中國人最常講的話。意思是說,你到哪里尋求精神寄托,哪里端飯碗,生活是否有著落。按理說,這是一個人立身處世最基本的,可是,看看身邊,我發現很多人都缺項,不是精神空虛無所寄托,就是沒有看家本領。所以,生而為人,還是要立足當下,腳踏實地,那些空洞無物的理想,等學到手真本事再說。
于右任有一把很漂亮的胡子,號稱美髯公。有一天,一個小孩問他:“晚上睡覺時你把胡子放在被子外面還是里面?”于先生一時不知道怎么回答。當天晚上,于先生認真起來,一會兒放到被子外面,一會兒放到被子里面,翻來覆去都不舒服。直到下半夜困極了才睡沉。但等早晨醒過來,還是不知道究竟是放在了里面還是外面。這件事給了于先生巨大的啟示,他在一篇文章中寫到:“生活中很多事情,是不需要弄清楚,也弄不清楚的。”這讓我想起鄭板橋先生的“難得糊涂”,這句話,一定也是鄭板橋遇到了于右任同樣的問題而得到的啟示。
有些人,總希望不用辛苦付出,又能夠過上理想的生活。而有一部分人相反,他們相信天道酬勤,只有自己付出辛苦,才能過上想要的生活。道理其實是明擺著的,但是,看看我們身邊,又有多少人為此糾結了一輩子?勤能補拙,這話誰都知道。所謂勤奮,就是每天充分利用一切時間做有意義的事,絕對不浪費一點時間。也許,你可以堅持一年或幾年,但誰能保證一輩子勤奮,并讓勤奮成為自己的標簽、習慣和素養?你或許不敢保證。但是,一定有人保證,那是一群杰出的人。 本文網址:http://www.jordanegasc.com/duzhe/wenwan/633690.html (手機閱讀)
人贊過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