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比爾是孟加拉國達卡大學二年級的學生。這年暑假,沙比爾回到鄉下的家里,可沒待上幾天,他就受不了了。由于天氣炎熱,沙比爾家里熱得像蒸籠一樣,讓人感到非常難受。
在孟加拉國,夏天溫度最高可達到45℃,一些身體弱的老人因為忍受不了高溫而離世。但因為貧窮,有近70%的鄉下人家都裝不起空調。即使能裝得起,也會因為經常斷電而成為擺設。看到父母和鄉親們生活在“水深火熱”之中,沙比爾想要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為父母和村民們造福。
沙比爾立刻上網查閱相關資料,但大多降溫設施制作起來既繁瑣又昂貴。能不能制作一種不用電又廉價的降溫設施呢?一天,沙比爾想站到窗口涼快一下,可從窗口涌進來的風也都是熱乎乎的。站了一會兒,沙比爾突然看到窗臺上有一個被剪掉瓶底、沒蓋蓋子的舊塑料瓶,他拿起來用瓶頸口對著自己的眼睛,像望遠鏡那樣看向遠方。突然,一陣熱浪從瓶底敞口涌進來,沙比爾卻感覺眼睛部位有陣陣涼意。這是怎么回事?
沙比爾又找來一個舊塑料瓶,把塑料瓶剪成上下一樣的圓柱體,他拿著圓柱形的塑料瓶放在眼睛部位感受著,涌進來的氣流卻是和室外的風一樣的熱度。而當沙比爾把塑料瓶剪成一頭口大一頭口小的漏斗形,從口大那頭涌進來的氣流在流經瓶頸口時就變涼了。這一發現讓沙比爾驚喜不已,他打電話向學校氣流動力學教授請教,教授告訴他當熱氣流從塑料瓶寬口處涌入并被推向瓶頸口邊緣時,這股熱氣便開始在邊緣部分膨脹起來,因為氣體膨脹需要消耗熱量,這樣熱氣流流經瓶頸口進入室內后便會冷卻下來。
聽了教授的解說,沙比爾懂得了塑料瓶制冷的原理。雖然在原理上是可行的,但在實際應用中是否有效呢?于是,沙比爾決定先制作一個“塑料瓶空調”的樣品,如果制冷效果明顯再推廣生產。沙比爾挑選了一塊厚實耐用的紙板,然后把紙板修剪成與窗戶一樣大小。接著,沙比爾在紙板上裁剪出一些組成方格形狀的小孔,小孔的直徑正好與塑料瓶瓶頸的直徑相當,小孔的間距正好與塑料瓶瓶身的直徑相當。把塑料瓶的瓶底切掉,再切掉瓶蓋的頂部,把切去瓶底的塑料瓶放進小孔后再蓋上瓶蓋,然后從厚紙板外側稍稍推進瓶子,再從紙板內側旋轉擰緊瓶蓋,把瓶子一排排牢牢固定在紙板上。最后,把固定了瓶子的紙板安裝在窗口上,瓶子敞口的一端朝外。這樣,塑料瓶空調就制作并安裝完成了。
經過測試,“塑料瓶空調”制冷效果十分明顯。將安裝“塑料瓶空調”之前和之后的溫度對比,室內溫度落差為5℃~8℃。5℃~8℃的溫度落差,讓人感到室內不再那么“火熱”了。“塑料瓶空調”試驗成功后,沙比爾開始免費向村民們傳授制作“塑料瓶空調”的技術,由于“塑料瓶空調”不僅制冷效果明顯,而且低碳環保(不用電),成本幾近為零(用舊塑料瓶制作),受到了廣大村民們的歡迎和青睞。為了讓孟加拉國的窮人都用得上這種“塑料瓶空調”,沙比爾專門去了一趟電視臺,請求電視臺制作一期公益節目,現場直播“塑料瓶空調”制作的全過程,并錄制成視頻在手機終端播放。沙比爾還給他的“塑料瓶空調”起了一個很好聽的名字——“生態空調”。如今,沙比爾的“生態空調”已經讓孟加拉國超過25000戶的貧困家庭受益,真正地走進了千家萬戶。
勤于思考,善于發現,敢于行動,這才是沙比爾取得成功的關鍵。 本文網址:http://www.jordanegasc.com/duzhe/wenwan/633691.html (手機閱讀)
人贊過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