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上風靡一張課程表,精確到分,每天休息不到6小時。我將這張表放到部門QQ群里,馬上有人回應,是一個年輕的女同事,她說,這怎么能做到呢?睡眠時間都不夠,人又不是機器。其他人沒有回復,我想他們應該都是差不多的想法。
我做了這樣的回復,正因為少數人受得了,他們成了牛人;大多數人受不了,淪落為普通人。我想,年輕的女孩兒,有這樣的想法很正常。她們睡到自然醒,周末逛街、購物,像花錢那樣花時間,大氣闊綽。在她們眼里,干嗎要變得那么牛,那不是找罪受,還不如享受生活實在。
這樣的作息表我不驚訝,因為我是這樣堅持的,只不過休息提前了兩小時,一般4點左右起床。周末、節假日的時間用來讀書、寫字。我每天工作近12個小時,留下的時間并不多。雖然很累,但當養成習慣之后,自然會適應的。我沒有想過如何牛,但我覺得這是一種愛好,值得堅持下去,沒有受不受罪的概念。
一個朋友,因為家庭貧窮,沒錢交學費,只上過初中。沒有高學歷,他從基層干起,在一家公司一做就是十年,而且職位沒有挪動。要是換著其他人,早出去另謀發展了。但他沒有,他覺得公司沒用他,是自己的知識和能力不夠。因此,他擠出時間參加自考。
他是基層員工,每天有做不完的事情,只有晚上才有點時間。他制定了作息時間表,讓每一分鐘都不浪費。每天深夜睡覺,一大早起床,數年如一日,考了好幾年才拿到本科學歷。學習期間,很多同事不屑,認為他自找苦吃,搬搬東西、裝裝零件,學歷有什么用。他堅持了下來,后來得到公司的提拔。現在做到老總級別,成為牛人。有時候,努力不會有立竿見影的功效,但長期的堅持離成功更近。
我所崇拜的一個寫作名家,出版了十幾本書。在有影響力的刊物上,幾乎每期都有他的文章。在寫作圈里,他是個牛人,寫的每篇文章都有報刊雜志轉載。他寫了這么多年,有閱歷和知識的沉淀,寫一篇文章,費不了多大的功夫。按理說,他不應該這么拼了。而從他寫的一篇的文章中看到,他也是每天4點起床,多年前養成這個習慣,現在仍然在堅持。
想起網上風靡的一句話,越牛的人越努力。相信對號入座的少,因為很多人無法形成自律,注定了牛人是少部分的人。他們不斷地抬高目標,讓自己更牛。我們看到別人風光的一面,但沒有看到堅持的過程遭受的罪。
翻翻互聯網名人的作息時間,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的大有人在,全年無休,沒有最拼的,只有更拼的。的確,他們是行業的精英,坐擁億萬財富,是很牛的人,即使什么都不干,也有花不完的財富。他們還努力做事,這不是找罪受?他們卻樂此不疲,不斷地成功,不斷地找罪受。
或許有人說,太多的熬夜有損身體健康,我想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大可不必擔心。有時不熬夜也會出狀況,熬夜的長壽的也不少。康德熬夜活了80歲,在那個醫學不發達的年代,有如此高壽的人并不多。
康德可謂牛人,是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,他的學說影響了近代西方哲學。他每天雷打不動4點剛過起床,如果賴床,叫仆人拖他起來。直到晚上22點睡覺,睡眠時間不超過6小時。這樣的習慣伴隨著他的后半生。可能有人說,他是找罪受,但他不覺得,雖然很苦,但他卻有自己的夢想。為夢想的付出,本身是一件很幸福的事。
喜歡看《羅輯思維》,羅振宇在2017年跨年演講說了這句話:“所謂更牛,就是換個方式受罪。”相信取得成就的人士,就是受不同的罪,然后不斷地成功,成為更牛的人。 本文網址:http://www.jordanegasc.com/duzhe/wenwan/633708.html (手機閱讀)
人贊過
|